(金鑫.樊正太) 4月29日上午,“南充市2025年秸秆焚烧管控和综合利用”新闻发布会在市生态环境局召开,会议由市生态环境局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副主任陈娇主持。
据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覃海波介绍,去年以来,我市秸秆焚烧管控和综合利用存在“秸秆焚烧屡禁不止”“及时处理效率较低”“重点时段管控不到位”“秸秆综合利用有待提升”四个问题。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秸秆焚烧管控和综合利用工作,5次对省上关于秸秆焚烧的通报作出批示指示,7次组织召开秸秆焚烧分区管控专题会议,2次开展实地调研。2025年2月10日,我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同时,4月25日,南充市生态环境局、南充市农业农村局、南充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联合发布《关于秸秆焚烧管控、综合利用有关事项的通告》。
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就秸秆焚烧管控划定了绝对禁烧区、有序焚烧区。明确要求,在绝对禁烧区严禁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施焚烧行为。在有序焚烧区要按照秸秆没晒干不烧、没统一安排不烧、早晚和阴天不烧,秸秆充分晒干后烧、在干部的组织下烧、讲究方法摊开烧“三烧三不烧”的原则,坚决做到“交叉烧、不连片,守着烧、不失控,白天烧(中午烧)、好扩散,安全烧、不惹祸,管理者烧、控制点火”。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涂健介绍了南充市主城区焚烧管控工作。今年年初,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就城管领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专门的安排部署,将今年5月至6月,9月至12月定为秸秆禁烧“严防死守月”,成立专班、包片负责。并从“宣传引导再加强”“源头管控再加力”“执法巡查再从严”“各方责任再压实”四个方面再发力、再加强。
市农业农村局总兽医师高继芳介绍了南充市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全市农作物秸秆年产生量约377万吨,可收集量约321万吨,利用量约293.5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1.27%。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主要抓好“体系建设”“主体培育”“技术推广”三个方面的工作,着力打通秸秆综合利用“最后一公里”,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产业结构优化和提质增效,因地制宜推广秸秆“五化”综合利用技术模式,拓宽秸秆综合利用空间。
顺庆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执法大队大队长范东表示,为加强秸秆综合利用,顺庆区正加快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重点项目,建立“1+7”秸秆综合利用和收集转运处置机制,在共兴镇建立秸秆处理中心,并在荆溪、搬罾、新复、共兴等地建设秸秆收储点,配套秸秆收集、粉碎、运输设备,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并公布了顺庆区秸秆焚烧分类管控区域的范围以及分类管控的具体要求。
高坪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杨惠表示,,目前,高坪区依托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培育了南充中环理福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秸秆规模化利用市场主体,开展了秸秆肥料化、原料化、饲料化利用。同时今年向上级争取了481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秸秆综合利用,进一步解决绝对禁烧区秸秆处置难题。并公布了高坪区秸秆焚烧分类管控区域的范围以及分类管控的具体要求。
嘉陵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青鹏表示,嘉陵区下一步将充分利用网络、广播、坝坝会、上门入户等方式,广泛宣传秸秆焚烧管控区域划定情况,焚烧秸秆对空气和身体健康的危害。同时,进一步制定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强化政策、资金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秸秆收集、转运、利用力度,提高综合利用效率。并公布了嘉陵区秸秆焚烧分类管控区域的范围以及分类管控的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