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朱骏.樊正太) 为全面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南充六中以"减负不减质,提质更赋能"为目标,聚焦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施“2210”发展战略(即两大目标、两大路径、十大行动),打造出具有校本特色的减负提质工作新样态,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一) 顶层设计强引领,构建减负提质新格局
学校成立以党委书记罗斌为组长,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田德明(主持行政工作)为执行组长的专项工作组,通过“三会三研”(动员会、专题会、部署会;专题研讨、学情调研、经验互研)构建减负提质工作体系。制定《南充六中义务教育阶段“减负提质”实施方案》、《南充六中“减负提质”学生作业管理方案》,并建立相应配套制度,涵盖课堂教学、作业管理、课后服务、教师考核等多个方面。
学校构建“校级-中层-年级”三级作业管理架构,建立特色化作业联包统筹机制,校级领导每月深入年级召开专题会,现场调研作业公示、课后服务等情况。中层干部每周对接班级,从作业批改、课堂效率等8个维度开展评估,建立“问题台账-整改反馈”闭环机制。班主任日统筹创新推行《班级作业公示表》动态管理,班主任每日协调学科作业量,确保初中生日均作业时长严格控制在90分钟内。
学校实施作业“三公示、三审核”机制:公示内容、公示完成预设时间、公示作业调度人、评估人和督促人;作业设计要由学科组初审,再由年级组统审,最终提交教务处抽审。
学校实行“双线督导”机制,由教学督导组和家长委员会联合开展常态化督查,设立监督信箱,确保政策落地见效。把“减负提质”系列工作纳入教师、教研组、备课组和班级考核,把肥胖率、近视率作为教师、班级评价的重要指标。
课堂 推行“预学-共学-巩固”三阶教学模式,构建“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协作展示-精讲点拨-迁移应用”学生课堂推行“25+10+5”模式(讲授不超过25分钟、探究互动不低于10分钟、自主练习不低于5分钟),教师每堂课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和练习的时间不少于整堂课的四分之一。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从课堂组织、教学设计、沟通互动等环节打造具有品牌特色的高效课堂。
学校分层作业体系 建立“基础+拓展+特色实践”分层作业体系,要求教师在精准把握学生学情的前提下分层布置作业。书面作业时长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内,要求教师对作业进行“全批全改”。倡导教师先试做作业。学校定期评选优秀作业并进行展示。
学校 摒弃“天天考、周周考”的“烧烤模式”,要求少考精练勤分析。为教师提供多维度数据,要求教师每次考试成绩进行详细分析,精准调整教学策略,实现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学校开展"激情诵读+激情跑操+激情午唱"活动,每日清晨组织20分钟激情诵读,大课间时间组织激情跑操,中午组织激情联唱红色经典歌曲,培育文化自信,唤醒青春激情。
课后服务创特色,拓展成长成才新空间 。学校“2+X”社团课程体系 开设体育健康、艺术审美2大类基础社团课程,拓展非遗传承、人工智能等多门课程。构建"班级责任田+校园服务岗+家庭劳动单+社区体验点"四维劳动体系。
学校克服校园面积小的困难,将教学楼花台划拨给每个班级,由年级统筹,班级自主安排进行绿化美化。学校还每天安排一个班级的学生承担校园服务岗的各项工作。学校还通过《家庭劳动单》督促学生进行力所能及的的家务劳动。目前,学校还联系社区,为学生提供社区劳动实践岗位。
学校把艺体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以及艺术鉴赏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上。发挥艺体资源优势,营造校园艺术氛围。学校坚持贯彻课程改革的精神,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将德、智、体、美有机地结合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开办初中特色兴趣班、高中美术、音乐鉴赏课的形式对学生全面实施艺术教育。
学校为每位学生配备学业导师和生涯导师,建立个性化成长档案,实施"周谈心、月诊断、学期规划"跟踪指导。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 学校开足体育健康课程,确保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创新"大课间体能训练+体育选项走班+竞技社团"三维模式,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有效提升。南充六中学生在顺庆区散打比赛、四川省青少年射击冠军赛、顺庆区中小学田径锦标赛、南充市拳击比赛、顺庆区“金世纪杯”青少年散打锦标赛以及顺庆区“文轩杯”中小学篮球比赛等多项赛事中斩获佳绩。
学校利用家校共育云平台、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双线平台,通过5.15国际家庭日、家庭教育大讲堂、父母课堂、家长沙龙活动等途径,向家长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如今,漫步南充六中,晨光中激情澎湃的诵读声此起彼伏,课堂上思维碰撞的火花熠熠生辉,实验室里创新的幼苗茁壮成长,运动场上矫健的身影活力四射。学校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减负提质真正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助推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大力量!